关于审美式课堂的教学研究

时间:2024-12-10 22:57:56
关于审美式课堂的教学研究[此文共2743字]

关于审美式课堂的教学研究

熊  风

在新课标改革大面积铺开的今天,各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潮不断涌入、交融、汇聚,呈现着不同的特色和风貌。回顾教学研究的风霜雪雨,身为教育人,我们总是不断地从一个个教学经验教训中总结与反思,不断地寻求教学研究的突破口,期望在教学研究的路途中收获美丽与丰富。

《新课标改革》中提到审美化教育的重要性。而教学以审美的方式存在(即教学审美化)是教学存在方式变革应有的取向。在审美化教学中,知识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姿态”,教学活动也焕发出生命活力,师生在彼此的交往中,在与知识的对话中,实现自己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进行着自我建构。

一、审美化教学的内涵:

教学审美化可谓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教学境界,达到审美化境界的教学,其活动受人的内在生命需要的驱使,教学活动过程就是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它以自身为目的,从事教学活动是人发自内心的,是我愿意、我乐意的事。

教师不把他的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甚至不以道德良心、无私奉献为依据,而是出自自然,出自精神的满足需要,出于自身的生命成长需要。学生的学习也不以升学就业、谋取功名利禄为目的,甚至也不停留在以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为目的的层面上,而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意愿,是由于知识的学习可以给他的精神世界以无比的充盈,可以使他获得生命的愉悦,他向往着学习使他达到的那种美好的境界、使他获得的精神享受。

总之,教学以审美化课堂呈现的时候,师生都表现出沉浸在课堂的美好的体验中,他们身处其中,被文章的文字内容及课文呈现的情境所深深触动,以至于上课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而是一种完善个人情感,陶醉于美好境界中的美丽感受。

二、审美式课堂的标准:

关于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觉得炽热如红玫瑰才是美,那是一种热情奔放的美;有人觉得冷艳如牡丹才是美,那是一种风华卓绝之美;有人觉得茉莉清雅,荷花高洁……课堂也是如此,有的老师上课妙语连珠,诙谐幽默;有的老师巧设情境,春风化雨;有的老师博众取长,风格多样,无论是哪一种精彩的课堂,都有听众,都有学生,都有赞叹。但是,美并不是“一言以蔽之”,也不是“从来无一物”的。美,尤其是审美,那必然要与个体的参与和体验相联系,只要课堂中呈现出了这些有关美的特点,那么,审美式课堂的美就不再那么难于言传。那么,我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有关审美式课堂的标准: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情境的创设之美

语文课本中,各式各样的课文,贯穿古今中外,其中选摘的文章内容更是千姿百态,如何让学生爱上读语文书,让他们能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中的词句人情之美,显然,情境的创设极为重要。学生若没能入到文中的情境,很难体味到词句的优美,风土人情的美妙。

李白诗有一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人长久地对着敬亭山,感受它的孤独与高绝,仿佛自己也化作了敬亭山,从而毫无联系的两者事物间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李白与敬亭山仿佛就是相知多年的老友一般默契。

同样的,如何让毫无联系的文本与学生产生化学反应,让短短的40分钟的每一分每一秒成为发散思维的酵母,让一无所知的孩子从浩瀚无际的文海中欢快地弄潮,情境的美一定要得以凸显。

《地震中的父与子》叙述的是美国地震中一对父子的感人事迹,可是学生对地震了解鲜少,他们感受不到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之意志力的顽强创造了一份生命的奇迹。这样的生活离他们的实际太远。因此,我在授课开初,就以中国的一场地震引入,通过忧伤动人的音乐、催人泪下的图片与文字,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感人悲怆的情境。

还有,在《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的授课中,一开篇,我以清丽的古筝曲和美丽的图片及动人述说,向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玉泉美如画的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达到了语言美、画面美、声音美与情境美,从而让学生迅速地体味到文章的韵味声色。

审美式课堂中情境的创设,学生就是课堂教学中自由的主体,他们披着青箬笠、绿蓑衣,徜徉在如梦如幻的烟雨中,即便风雨飘摇,衣衫被打湿,头发被吹散,却久久不愿离去。审美式课堂情境的创设,让肃穆的语文课堂变得轻盈,处处流淌着脉脉诗意。

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妙语拨千金的语言之美

课堂中,有老师,也有学生,无论是朗读课文,还是老师点拨,学生发言,贯穿始终的就是——语言。语言之于课堂,就仿佛青青荷叶上的一颗水珠,湛蓝天际飞过的一只白鸟。水珠让荷叶更青翠,白鸟让天空更蔚蓝。语言的美,就像一颗神奇的种子,它会让一个幼童的心中从此点燃对文学的热情,会启迪一个无知的孩子通向智慧。

《桂林山水》中,文本中的词句之美不消说,数十年过去 ,依然是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老师在点拨的时候,“同学们,此刻清风迎面,我们手持长篙,在碧波中一游漓江吧。”清清爽爽的一句话,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碧波荡漾,凉风扑面的轻松感受,上课不再是乏味的读书、品味,而是一种精神的游历,思想的放空。

《乡下人家》中,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热闹交织在一起,却是一种天高云阔,安然恬淡的美,教师在说过渡语的时候,一句“乡下人家,就是那一个个简易的瓜棚,搭起红的绿的瓜;就是一条条明净的小溪,漾起生活的明快与富足。”自然引入,几个形容词,两个分句,美的体验往往会带来令人惊喜的模仿。孩子们体验到语言的美,就是在进行简单的审美活动,审美的课堂不能缺少学生的自主审美体验,他们感受到美,并将体验到的美融入在朗读中,从而更加丰富地从文本中挖掘到充沛的情感。

总之,教师优美的语言,就仿佛是一缕清风,吹开了学生心中平静无澜的心湖,让他们在圈圈涟漪中感味到“文湖”的宽阔与美丽。

3、“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理性升华的情感之美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对文章内容的一种教授,词句赏析、情境感受更在文章内容之外,可除了感性的引领,理性的领悟更为重要。也许一首小小的儿童诗,传递了天真、愉悦的情感;又如一篇短短的课文,告诉我们亲情的珍贵;或是一则小小的童话,带给我们某些正能量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老师,审美式课堂既然和情感有关,就不能离开德育,不能离开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没有了理性升华,再美的文字也没有了光华,再美的意境也如同虚设。比如《珍珠鸟》这篇课文,作者介绍了可爱灵动的珍珠鸟,也生动地写下了与珍珠鸟生活的一个个温馨的细节,可是如果不能体味文章“信赖,往往创造出美丽的境界。”这一中心,这篇文章就算是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只有学生在明白了正因为珍珠鸟和人之间有珍贵的信赖,才让他们有一个从“陌生——不信任——逐渐信任——亲昵”的过程,从而,引发出学生更多的思考,对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会总结出他们自己的一份理解。这样的理性升华的情感之美,才如醍醐灌顶般让人深深陶醉,不仅感文辞之美,也能体文章之魂。

当然,理性升华的情感之美,是要在疏通了文义,感受了文章之后才会达到的境界,正如“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诗境一样,学生从朦朦胧胧、似懂非懂东到渐臻佳境,茅塞顿开,这种“开窍”就是教师对情感之美引导的成功了。

其实,审美式课堂的教学研究,是一个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的研究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审美课堂和美育在某些地方上有一些融合,而美育的提出相当早。但是审美式课堂的构建,涉及到很多内容,如何定义,如何建立,如何评价,如何审视效果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量化的方案,因此,前路漫漫,繁花如烟,还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践行中反思、总结、提高,再将先进的理论熔铸在教学实践中。


《关于审美式课堂的教学研究[此文共274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