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时间:2024-03-26 13:00:24
附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此文共24406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附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第1章 规划背景

为在今后三年内加快学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平谷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我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办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学校基本情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附属学校,2016年8月挂牌,前身为平谷区东高村学校,隶属于平谷区教委,位于城南平三公路西侧。2012年,由东高村镇第一学区和平谷九中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68亩,建筑面积22656平方米,中学部7个教学班,在校生195名,教职员工 88名,小学部 19个教学班,在校生501人,教职员工84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6人,占教师总数的 3.48%。本科学历140 人,占教师总数的81.39 %;高级和一级职称人数131 人,占教师总数的76.16 %。区级骨干14人。

(二)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1、外部条件分析

(1)周边环境良好,外部关系氛围和谐

学校地处京平高速路平三路出口处,毗邻平谷区核心城区。学校周边环境安静,园内环境静谧,减少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有利于教育者潜下心来做教育。

(2)生源状况总体良好

学校近几年接收新生主要以东高村、西高村、南埝头村、前台头村、克头村、大旺务村、大庄户村、赵家务村、赵庄户的适龄儿童为主。辖区内学生家长文化层次有所提高,普遍对教育都很重视,比较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从总体来看,生源逐相对稳定。

(3)办学条件逐年改善

学校选址较为合理,北临平谷主城区,南临京平高速路出入口,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主体共有2座主体教学楼,建成了室内体育馆(风雨操场)、阶段教室、实验室。学校教学楼内整体安装中央空调。

(4)上级领导高度重视

2016年8月,我校正式更名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附属学校,平谷区教委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我校发展,在政策、资金、人员编制等发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2、内部条件分析

(1)学校管理状况

近期,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干部队伍在管理中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2)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升

2012年以来,学校逐年摆脱中考成绩后3名落后的局面,各项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升,2015年中考成绩三率总评进入全区第八名,2016年中考成绩三率总评进行入全区第四名(并列),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教育理念亟待转变,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与国家和北京市教育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名优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学科骨干教师人数少且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但缺乏继续教育机会,努力目标不明确,还未充分展示应有的风采,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我校已8年未申报教科研课题,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3、学校文化积淀不够,办学理念和特色不突出。学校办学历史较为复杂,虽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但办学理念凝练,校园学校文化建设,校内外乃至国内外教育教学交流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办学特色,校园主题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缺乏规划。

4、学校基础设施改建工作仍需继续加强

目前,学校校舍建设、操场和食堂的改建,办公条件的改善仍需加大资金投入,校园文化建设仍处于设计和探索阶段,校园绿化仍在建设中。

 二、面临的形式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诸多新的形势与要求,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学校发展面临内涵提升的要求。学校内涵发展的效果标准是师生口碑和社会口碑,这就要求学校从队伍建设到学生培养、从特色建设到课程体系、从品牌打造到文化建设都需要精细的打磨和沉淀,需要学校在阶段发展中,必须把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放在首位,学校以精细化和精品化的标准着力打造学校的核心内涵,提高工作标准、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和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获得感。

 其次,学校发展面临深化改革的要求。“十三五”期间一系列重大改革将对学校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比如北京市中高考的重大改革、移动互联背景下的资源与环境建设等因素,学校资源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变革、围绕着教师与学生成长的学科改进与融合、学校育人以尊重学生成长的连贯性、个体性和选择性等,这些对学校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再次,学校育人模式面临创新发展的要求。学校未来将建成十二年一贯制的完全学校,因此如何打破中、小学段界限,科学统筹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十二年一贯制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发挥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三年中,要持续探索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路径,回归教育本质:尊重学生成长的连贯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而完整的基础教育。

最后,学校发展面临突破瓶颈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学校将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新理念,落实北京市教委和平谷区区教委的统一部署,努力解决学校办地区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些瓶颈问题。比如,从横向看,学区制、集团化、联盟校的建设与发展在区域内对学校的发展即提供了资源优化整合的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从纵向看即将形成的十二年一贯制办学模式,需要从队伍建设、教育研究、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内涵优化发展的路径,形成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前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办现代化优质区级水平示范校的宏伟蓝图。

第2章 学校发展行动纲领

……此处隐藏21576个字……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总体思路、原则

1.  总体目标  

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从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入手,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使学生举目所及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美丽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此因此果、此事此人皆教育。

2.  总体思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突出“承载希望、构筑幸福、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强化“三风”建设,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及和谐的校园文明风尚,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让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健康成长的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2.  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高度重视学校的教育功能重视教育对学生、对教师的成长、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这是学校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要遵循教育规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3)个性化原则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4)实践性原则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式喜闻乐见、学生参与性强、身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   

(5)创新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

(二)工作主要任务

1.  常规工作

(1)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理念,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确立我校的文化建设以校训“勤学、多思、善行”为基础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使全校师生都以文化定位来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   

(2)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2.  重点工作

(1)以学校办学特色为导向,设计和规划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整体规划学校的文化环境让校园充满教育性、体现文化特质。  

(2)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组织文学社、创办校报校刊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建成完善的校园电视台,成立小记者团,传播学校特色文化,加强学校网站、专题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师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3)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三)工作主要措施

1.  做好宣传工作  宣传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将学校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师生中达成共识。

2.  完善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育人文化环境。使校园成为教育教学的大课堂,达到环境育人目的。

3. 学校德育、教学、行政部门要统一在规划当中。整体设计共同实施。

  (四)工作基本保障

1.  组织保障

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及工作小组,以规划目标和任务为导向,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强化过程性监督,保证本发展规划的实施。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和评估机制,加强对本发展规划实施的调控管理,及时反馈师生的评价和意见,对问题及时整改,以利更好地完善和落实规划。

2.责任保障

建立实施规划的各层级的责任机制,规划逐项落实到各分管主任、副主任及负责人,明确责任目标、责任人。根据规划制定相应的年度、学期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较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把规划落实到位。建立相应的责任考核机制,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3.  经费保障

一旦规划通过,要通过按规划项目申请预算,取得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保证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十一、资源教室的使用与管理

(一)指导思想

特殊儿童是一个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特殊需求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既是他们应享有的权利,也是他们终身发展的渴望,更是我们学校的责任。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学生理解、帮助智障学生,有利于智障学生在普通学校环境中收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的参加社会生活打下基础。特此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领导组织有序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学校校长、书记

副组长:教育教学副校长、副书记

组员:中层干部、有随班就读的班级班主任、心理教师(资源教师)

领导小组职责: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各部门参与。由校长室负总责,教务处负责教学工作,德育处、少先大队、总务处负责保障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三)具体举措与重点工作

1.加强政策文件学习

为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能顺利、有效的实施,学校首先与教师学习相关文件,让教师们准确理解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荐教育公平。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别差异;及追求高效课堂,有强化课后辅导,从而保障特殊儿童少年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使每位学生能充分发展。

2.明确职责和制度

建立随班就读工作岗位职责和教师工作量核算标准,对随班就读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

3.科学鉴定、照顾差异

按照区特殊教育中心的要求科学鉴定随班就读的对象,履行规范的手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置。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并为他们建立专项个人档案。

4.加强研究,有效施教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科教师合理设计相应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保障每个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康复训练时间。

随班就读学科教师在所在教研组要有正对性的就随班就读学生开展专项教研研究,能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手段,真实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

5.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每年不少于4次的培训。通过家长学校、入户家访等形式开展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创造条件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听取家长们的意见与建议,为家长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6.设置专兼职资源教师岗位

加强随班就读教师、送交上门教师、资源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发展。积极引导他们创新工作方法,确定研究课题,并形成有效的研究成果,以更好的服务学生,促进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并逐步提高资源教师的待遇。

《附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此文共2440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