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正着力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让非遗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发展,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与文化品牌的多渠道推广,**非遗产业化进程已获得初步发展,但由于项目传承人才缺乏,资源整合水平不齐等问题,**非遗产业化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本文基于以上分析,从推动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产权意识以及提高文化产品创新性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对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传承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传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活的记忆”,随着近年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政府与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工作,借助市场机制推广非遗在文化上产品化、服务化的职能,以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化生存。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市目前已有蹴鞠、周村丝绸染织技艺等1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刻瓷等54项代表性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以及269项代表性项目列入代表性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自2006年起,**市全面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通过将丰富的非遗元素纳入文化旅游等商用领域,以期达到在产业化进程中反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因此,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下的互补共进
**地处山东省中部,南接临沂,北接东营、滨州,东接潍坊,西接省会济南,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城市。凭借深厚积淀的人文底蕴、便利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发展良好的经济态势,**成为中外著名的旅游城市。丰富的非遗资源成为**文化旅游的精髓,其开发围绕以下四个模式展开:博物馆、陈列馆等静态展示是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向游客展现**非遗历史发展全貌;民俗节庆、情景体验等动态参与模式旨在增强游客与非遗文化的良性互动,以获得更广泛的文化认同感;成熟的旅游景区、非遗文化漫游路线等,则是以综合开发模式为游客提供集沉浸式体验、实物观赏、功能服务等综合性的规模化旅游;工艺品、音像制品等物品开发模式,通过将内画、丝绸染织、陶瓷烧制等非遗项目进行商业产品化,紧扣购物这一旅游活动的重要元素以满足游客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依托着稳步发展的**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了产业受众范围,同时也凭借自身的特色丰富着**文化旅游的内容,增强了游客黏性与偏好度,过程中双方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反馈机制。
(二)文化品牌打造的多渠道推广策略
非遗项目的品牌树立是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正着力于整合非遗品牌资源,从项目本身出发,紧密连接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责任单位以及相关社会组织。以周村区为例,工作从阵地品牌、团队品牌、活动品牌的全力打造出发,通过打造传承保护基地与特色非遗展示馆为阵脚,加大政策对保护责任单位的支持,引导群众参与非遗保护与宣传工作,以“古韵周村·非遗传承”等非遗风情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为代表性传承人、交易平台、群众三方主体提供互动机遇,全方位打造非遗核心品牌。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平台成为推广非遗品牌的重要渠道,结合线上商店与线下体验店,依托自有品牌向消费者输送大量优质非遗产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传承人才匮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根基在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传承人是该工作的核心。尽管**市当前的非遗保护体系已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展开传承项目的具体分类,但多数非遗项目仍以“自管自治”的状态进行传统师徒模式的传承,如根深蒂固的“正宗嫡传”观念。该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传承规模有限、年轻徒弟心态浮躁、师傅对技艺有所保留等,都会造成非遗文化传承受阻、内容遗失、技艺失精等艰难前行的局面。以**锔瓷工艺为例,目前仅有数名编外传承人坚持手工锔瓷,而在全盛时期的锔瓷艺人也不过三十余人。当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呈现分布不均、老龄化加重、后继乏人等趋势,产业管理与创新动力疲软。因此,**市非遗项目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亟待解决,以提高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资源整合水平不齐
要打造群众精神生活真正需要的非遗文化产品,文化资源加工、提炼的整合工作是关键。当前,**市各区县正积极整合各类非遗资源,但区域间采取各自为政的营销传播模式,各项目整合水平参差不齐,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项目间的重视程度也并不均衡,例如,现阶段开展的商业合作活动多以手工技艺类非遗为主,而对于口头传说、戏曲舞蹈类的表演类非遗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动力;即使同为手工技艺类非遗,经济效益大、价值易开发的项目品类往往优先发展,而受到市场忽视的非遗项目难以为继,这导致非遗的保存与产业发展差距拉大;在发展势态良好的手工技艺类非遗产业中也存在着品牌隐患问题,大量机制产品迎市场需求而上,对文化内容一味模仿与复制,各等级产品充斥市场,良莠不齐。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建议
(一)推动传承人队伍建设,增大人才支持力度
非遗的存在“依托于人”,年轻力量的注入是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的重心,也是非遗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传承机制需得到更新,传统的师徒传承、家庭传承模式应当被打破,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多级别的传习所与传习基地,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有特色、有新意的教学团队与传承模式;另一方面,传承人的待遇应得到提高,除了物质补助,传承工作大环境的改善更为重要,例如,建立专业化的“非遗”科教基地,为同项目内代表性传承人间的技术沟通与交流提供更多机遇等。只有完善传承机制与培养方式,提高传承人待遇以提高行业吸引力,才能扩大年轻受众群体,与此同时,还应科学设置传承人评定门槛、完善退出机制,形成行业内有效的人才竞争,以使得传承人队伍建设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
(二)加强文化知识产权意识,控制文化内容输出质量
随着**非遗文化保护与宣传推广活动的开展,相关文化产品受到群众的追捧与喜爱,近年来行业内多家企业遭遇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甚至不加修饰地一味照搬内容,对我市非遗产业化进程造成严重影响。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对非遗项目产权保护的负责人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系统科学地学习非遗产品知识产权纠纷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其次,非遗项目宣传的公共工作应落实到位,以加强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扩大优秀版权影响力;最后,非遗领域内的工作者也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在树立维权意识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作品可能产生的侵权行为,即与其它相关行业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争取以行业间的良性合作代替司法程序的介入。
(三)提高文化产品创新性,实现可发展的文化继承
非遗文化产品应当具有与时代特征结合的创新性,文化继承才能从产业化进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源泉。在非遗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接轨的过程中,VR 情景再现、二维码非遗文化私人知识讲解等智慧元素可纳入旅游项目设置中,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与游客形成趣味性互动;跨领域的产品组合可走向更大的舞台,例如,拓片技艺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装裱到现在跨入茶具、箱包设计的时尚领域,在改善传统拓片技艺的同时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文化产品不但要迎合市场需求,还要注重自身的价值表达,尤其与所在城市的历史与人文形成共振,创新与丰富精神文化的展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