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党建组织工作综合调研报告
根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针对各村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开展了一次基层党建调研工作,分别走访了34个村,先后召开座谈会34个,个别访谈60人(次),走访群众100多人,全面了解了各村近年来组织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收集和梳理了有关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村近年来组织工作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全镇组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各村能够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克难奋进,开拓进取,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表现在:一是领导重视、气场强烈。各村对组织工作都非常重视,广大干部对组织工作非常关注,基层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普遍认可,组工干部精神面貌较好。二是紧贴中心、思路清晰。各村都能够紧紧围绕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组织工作,结合实际超前谋划、主动站位,实现与中心工作的高度对接、深度融合。三是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各村在推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实施,能以重点工作推动引领带动各项工作。四是探索创新、亮点纷呈。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进一步提升了全镇组织工作的整体影响力和知名度。五是推进有力、成效明显。各村紧扣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经验做法得到上级认可,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二、各村近年来探索创新的主要特色亮点工作
从调研情况看,全镇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氛围比较浓厚,探索力度大,有力破解了一批组织工作中的难点、焦点问题,成效比较明显。
(一)干部工作
演武岗村推行了干部日常管理台账,按照“一柜一档”、“一类一卷”、“一人一本”、“一天一记”、“一月一报”、“一年一评”的要求和“年初任务分解、每天工作纪实、分月工作小结、支书审签把关、业绩内容公示、适时抽查通报、年终评议归档”的操作程序,加强了对村两委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
(二)基层组织建设
李寨村、俄庄村、陈寨村大力实施了以“能人和退休干部”为作为乡贤纳入村两委班子的重要工作。重点从外出务工经商、乡土能人、退休老干部中选聘村主职干部力度,全镇目前已有3名“回归支书”。乡贤支书们积极带动村两委班子配合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尤其是组织工作,不仅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很好地推动了村两委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自身建设
演武岗开展“组织工作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代表走进支部、了解支部;公开支部工作、通报工作情况,使人民群众了解村党支部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透明度。中栗岗村开展以学政策、学业务,比技能、比绩效的“双学双比”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村干部业务能力。李寨村推进村组干部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调研中发现和基层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这次调研比较系统全面,掌握了解了许多基层实际情况,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很多,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共性有个案,原因也多种多样,经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部工作
1、干部队伍日常管理方法不优、办法不多,效果不佳。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各村在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创新,比如演武岗村探索推行村干部日常管理台账,但从全镇来看,真正简便易行、管用有效、能够长期坚持的干部日常管理的办法还不多、还不够。究其原因,一是操作相对繁琐,存在形式主义。比如有的村在干部日常管理中要求做到“一天一记”、“一月一报”、“一年一评”,程序繁复,且大部分村干部日复一日都是干同样的工作,天天记而没有新意,有流水帐之嫌。二是考核过于呆板,存在机械主义。吏治为天下第一难,不同时期考核干部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如果用一把尺子量,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仅没有达到应有效果,反而会引起干部反感。三是结果运用不力,存在虚无主义。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把日常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关键或重要因素,导致干部日常管理指挥棒“失灵”而无法长期坚持。
2、村干部队伍老化严重,存在青黄不接和断层现象。
全镇共有村干部共236人,55岁以上有16人,35至55的有198人,35岁以下有22人,大部分干部年龄偏大,年轻干部占比太低。
(二)基层组织建设
1、“最美+”评选活动开展不够平衡,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调研中发现,虽然“最美+”评选活动基本上做到全覆盖,但有些村没有党员群众参与,仅仅是村主职干部或个别操作人员按上面的程序要求走了过场,把结果挂在墙上,没有把“最美+”评选过程当作党员群众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过程,没有真正激发党员群众内生动力。主要原因,一是认识不深。部分村干部没有深刻认识到“最美+”评选对党员群众教育引导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仅仅作为迎检的一部分,被动应付而没主动作为。二是宣传不够。对活动没有全面深入细致宣传,基层干部群众不熟悉、不认知、不接受,参与活动不积极主动。三是组织不力。有的村怕麻烦,没有把全体党员群众发动起来,而是敷衍了事,应对检查。四是结合不紧。没有把“最美+”评选与党员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争创过程和结果对党员群众没触动、没影响,争创不争创一个样,创多创少一个样,导致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2、村级阵地作用发挥不够,与“阵地要筑牢在群众心中”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从调研情况看,很多村级阵地只发挥了办事功能,老百姓不办事不登门,有时甚至跑好多趟才找得到人、办得成事,“服务中心”服务不到位。分析原因,一是管理服务没到位。虽然每个村都明确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员,但很多管理员都是村干部兼任,村干部主要精力还是家务事,群众办事要先找村干部再到村部。有的虽然坚持值班制,但管理员对电脑、远教设备或办事程序、政策不熟,服务质量不优。二是阵地建设不合理。有的村阵地选址不合理,没有在村子中心,群众办事要走几里地,参加活动更不方便。三是活动经费有欠缺。开展活动就要有经费,而很多村集体经济薄弱,根本无钱办其它事和开展活动。四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村干部把阵地建设当作“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的目的不是发挥阵地的作用,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重建轻管、有建无管思想严重。
3、远程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功能没有得到体现。调研中,绝大部分村虽然远教设施齐备,但大都成为摆设,偶尔点击播放也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主要原因,一是播放内容不对路。远教播放内容主要侧重于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党性教育本身吸引力不强,而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群众想看想学的没有,播放的看了又用不上,或者看了一遍又记不住,导致党员群众“懒得看”。二是播放时间有冲突。白天有很多不错的节目,但农民群众白天都要干农活,只有雨天、夜间或重大节日才有空闲时间。三是播放方式不灵活。远教播放主要在村部、在室内,播时群众不知道,或者群众想看没有播,信息不对称,没有在室外广场用投影播放效果好。四是播放对象有差距。现在农村绝大部分年轻有文化的村民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386199”部队,本身文化程度偏低,对很多播放内容看不懂、学不会、用不上,致使远程教育得不到长期坚持。
(三)乡贤工作
1、各村乡贤工作仍然存在效果不优、氛围不浓等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各村乡贤工作都在积极探索,很热闹,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一是用人主体积极性没有充分激发。二是客观条件制约严重。三是乡贤工作的投入保障仍然不足。乡贤工作必须要有大气魄、大胸襟、大投入、大保障,但现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人才投入保障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导致人才工作后劲不足。
2、乡贤工作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乡贤工作必需要有项目支撑,但从目前看,各村在争取乡贤项目上仍然显得被动,效果也不明显。主要原因,一是乡贤工作理念不新。乡贤优先的思想和“抓乡贤发展就是抓经济发展”等新理念尚未真正确立,乡贤工作视野不宽,创新不够,精力不足。二是政策钻研不透。对上级有关乡贤政策、乡贤项目缺乏深入研究,抓不住关键,突不出重点,只能按上面要求被动申报,缺乏主动作为。三是推进落实不力。对争取到的项目往往是资金到位便完事,缺乏跟踪督办,缺乏把项目抓落实抓出成效的韧劲,乡贤工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支部自身建设
1、村干部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良传统需要强化。2018年换届以来,全镇村干部队伍人员有不小变动,一部分年轻同志加入到村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但部分同志对村干部的要求理解不深,对优良传统认识不够、坚持不够,迫切需要教育强化。二是基本技能需要提高。现在村部一定要成为多面手,但从现状看,很多干部都不同存在“能力短板”现象,有的甚至不能适应岗位需要。三是工作作风需要改进。虽然社会整体对村部评价比较高,但也助长了部分村干部的优越感、虚荣感和飘浮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
2、自身建设主题活动针对性不强,参与率不高,效果不明显。近些年来,全镇各村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但总体看,存在名词多、花样多、要求多,落实少、参与少、反响少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客观讲,各村确实忙,本职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搞活动。二是认识不够结合不紧。既没有认识到加强自身建设与做好本职工作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脱离组织工作,活动与工作两张皮,缺乏生命力。三是督导缺失虎头蛇尾。重活动方案的制定轻推进落实,有部署无检查,有开头无结尾,每次活动都是轰轰烈烈动员,悄无声息结束,导致有些村对每年开展活动的名词都记不住、记不准。
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
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有些是老大难,有些是新问题;有些迫切需要解决,有些需要从制度层面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想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既做不到,也不现实,因此应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有选择、有侧重、有步骤地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