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方案

时间:2024-12-12 16:19:56
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方案[此文共3329字]

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拆迁工地、园林建设工地和非主城区房建工地的扬尘整治工作,有效降低工地扬尘对我市空气质量指数PM10的影响,按照“全局统筹、分项实施、难点攻坚、标准提高”的整治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房屋征收拆迁工地、园林建设工地、非主城区的房建工地以及工地周边重点区域环境进行综合施策、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细化防治手段,有效控制工地扬尘,提升工地作业环境,降低工地扬尘对空气质量指数PM10的影响,打造精品工程。

二、整治范围

房屋征收拆迁工地、园林建设工地、非主城区的房建工地以及各类工地周边重点区域。

三、责任分工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原有的市、区、办事处、工地项目部四级监管体系上,加以整合、完善和调整,实行“三级条线+一级网格”(即“3+1”)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责任,具体分工如下:

(一)三级条线

职责:负责统筹、协调、调度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的全面工作;由局扬尘办负责对接市指挥部、市大气办,负责各类日常工作,组织局扬尘办监管组开展巡查督办。

各县:负责辖区内对工地治理责任主体的监管,对接辖区内各工地项目所在街道办事处推进工作,组织开展对辖区内监管工地的巡查督办,及时处理各类督办事项。

施工单位职责:施工单位负责各项扬尘污染整治措施的落实,实现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严格遵守扬尘污染防治相关作业规定,及时按照各类管控和特殊天气施工标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二)一级网格

街道办事处职责: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自身实施征收、拆除、管理的拆迁工地进行各项扬尘污染整治措施的落实;配合县(市)区属住建局做好房建工地、园林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的监管,督促辖区内施工单位的扬尘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形成对各自辖区内各类施工工地的网络化管理。

四、时间节点

(一)准备发动阶段(3月下旬)

由住建局制定整治方案,梳理整治项目,明确“3+1”管理模式各级责任单位,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整治内容、制定线路图及完成时限;各县(市)区住建局按照《2019年度建设系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明确各层级、各条线、各项目负责人。

(二)硬件落地阶段(4月-5月底)

拆除施工单位、建设施工单位按照“六个百分百”的要求,对围挡、冲洗、雾炮、喷淋等各项硬件进行自查、完善,设施、设备做到配置齐全,符合标准;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联网;5000平方米以上拆迁工地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移动监测设备,并配备值守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及时报送数据内容。

(三)集中整治阶段(4月-8月底)

全市建设系统各级单位根据各单位工作职责、监管内容和监管项目,按照“每周巡查、每月专题、季度总结”的原则,对照整治标准和要求,开展对各自监管对象的督查督办。

(四)典型培育阶段(9月-10月底)

根据集中整治阶段巡查结果和各工地项目扬尘污染治理成效,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力争在市区各辖区的各类工地中培育2-3个治理优秀典型,并开展观摩和媒体报道。

(五)总结提升阶段(11月-12月底)

针对各类工地扬尘整治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开展建设系统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交流,对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提升。

五、整治标准

(一)拆迁工地

1、加强房屋拆除施工的前置管理。拆除责任主体选择拆除施工单位时,要选择具有资质,且雾炮、喷淋、洒水等防尘设备齐全的施工单位,并配备或安装空气质量监测监控设备;在拆除施工前,拆除责任主体要核验防尘设备的准备情况及拆除过程中的防尘方案,并由拆迁工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区住建局(征收办)将核验情况和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市住建局扬尘办进行备案;各县(市)区住建局应当参照制定相应的房屋拆除备案制度,并进行监管。

2、强化房屋拆除施工的多方监管。房屋拆除施工过程应当由所在辖区住建局、街道办事处联合进行监管,并对拆除施工全过程进行影像采集存档,对拆除施工不规范的予以纠正,对拒不纠正的予以叫停;拆除施工过程要采用湿法作业,事先对建(构)筑物(鉴定为危房的除外)进行喷淋湿化;拆除实施时,原则上每台拆除机械作业时至少开启1台雾炮车或雾炮机;建筑垃圾的残值获取、碎石、压实等施工操作必须采用喷淋降尘、雾炮抑尘等形式进行湿法作业;如遇5级以上大风或重污染天气,应停止拆除施工。

3、严格拆除后建筑垃圾的清运工作。拆除后的建筑垃圾要根据市渣土处规定的路线和时间段进行清运;清运的装车必须采用喷淋或雾炮等湿法作业;采用专业密闭的清运车辆进行清运,清运车辆出场前,要对车身、车轮进行充分冲洗,确保不带泥、带尘上路。

4、完善拆迁工地拆除后的现场管理。建筑垃圾在拆除后的24小时内不能清运完毕的,须采用6针及以上密目网进行完全覆盖,并及时对破损的密目网进行修补或重新覆盖;针对于裸土面积较大或清运完毕后的拆迁工地,当距离建设施工前间隔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鼓励进行临时绿化或者铺装;对于因清运而预留的场内道路,应定期或不定期洒水抑尘,进行湿化,防止出现扬尘;拆迁工地要设置完整的围挡,对出现破损的要及时进行修补;对拆迁场地周边道路及出入口通道,要在清理积尘的基础上,每日进行至少2次洒水抑尘,遇大风天气,要增加清扫积尘和洒水的频度;拆迁工地要安排人员全天候值守,严禁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装潢垃圾;现场管理责任单位要制作扬尘污染防治公示牌,明确责任人及联系电话,悬挂于工地围挡外部。

(二)建筑工地

1、建设施工单位的前期准备。建设施工单位要根据项目的施工面积、体量、施工周期、周边环境和季节特点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扬尘治理专项方案,明确责任人及落实措施;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做好出入口硬化,并在围挡、塔吊安装喷淋设施,确保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转,同时,配备足量的雾炮机、洒水车、车辆冲洗台等设施;施工单位要制作内容明确、责任到人、联系方式准确的扬尘污染防治公示牌,并悬挂于施工场地内外易见处。

2、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防治。建设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开启防尘、降尘的设备和设施,并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的要求施工;对于5级以下大风天气,要加强洒水频次,5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石方开挖、路面开挖、楼层垃圾清扫等施工;遇重污染天气,应当根据市级有关部门发布的管控级别进行管控。

3、建设施工场地的扬尘防治。施工场地内道路一律进行硬化处理,及时修补破损,并每天按时、多次进行清扫、洗刷,建设施工单位应对每日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对水泥、黄沙等易造成扬尘的建筑物料要进行封闭储存,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遮盖,避免因风力或施工因素造成扬尘;施工场地内若使用临时搅拌站,应当进行封闭式作业。

4、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建设施工单位应当配合所处区域的保洁单位对周边道路环境卫生进行维护,尤其对工地出入口及附近的道路,要加强泥土、积尘的清扫,并进行洒水。

(三)园林工地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地驻地代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与建设单位签订目标承诺书;编制扬尘防治专项方案,明确责任人及落实措施,方案须经总监审核合格后方可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各方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2、建设过程中的围挡及覆盖。建设施工场地要设置全封闭规范化的施工围挡,围挡高度及设置标准符合市级有关规定,并设置大门和专职门卫保卫人员24小时值守;园林绿化道路绿化施工现场应根据作业需要设置移动式围挡,围挡高度符合市级有关规定;施工现场裸土要采用6针以上密目网进行全覆盖,破损的及时更换,确保无遗漏。

3、建设施工场地内的管理。园林工地出入口道路以及加工区、物料堆放区、办公生活区地面要进行硬化处理,硬化出现破损要及时修复,确保无露土扬尘现象;出入口车辆冲洗全过程按规范操作,且车辆冲洗及设施的清洁和保养应定人、定岗,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并完善车辆冲洗台账;工期超过6个月、工程造价超过1000万元的园林工地,施工现场须安装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

4、重污染天气期间的管理。重污染天气期间,施工方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市级应急预案级别进行管控,同时加强现场的覆盖,查漏补缺,并适当增加清扫、洒水的频次。

(四)技术规范

房建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按照《市区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范(试行)》执行;拆迁工地和园林工地按照《徐州市市区拆迁工地和园林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执行,并参照《市区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各县(市)可参照以上文件执行。

六、处置方式

(一)建设施工单位

对于负有扬尘污染治理责任的建设施工单位,因扬尘污染问题除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将其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1、经各级巡查发现扬尘防治措施不达标,且整改反复不到位的;

2、被市级媒体曝光两次及以上的;

3、被省级及以上媒体曝光一次及以上的;

4、被省级及以上巡查巡视组发现问题,并受到通报的;

5、经群众举报两次以上的;

6、受到法律法规处罚的。

(二)监管单位或个人

对于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或个人,凡在各项数据统计、巡查开展、信息报送和管控落实等各项工作中,弄虚作假、工作懈怠、整治敷衍、进度缓慢的,一律上报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凡因治污工作开展不力、玩忽职守而导致重大污染问题的,一律按照有关程序启动问责,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方案[此文共332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