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小英格兰》观后感
电影《小英格兰》观后感
云飞扬
一位年过古稀的希腊导演讲述了20世纪30、40年代的爱情故事,那个年代确属于“大不列颠”退变成“小英格兰”的时代。经济危机、世界大战、政治动荡、民不聊生,不过这些似乎与地中海的小岛没有任何关系,与导演潘多利·佛加瑞似乎也没有多大关系。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小英格兰》,讲述一个战争危机背景中的一对姐妹和一个男人的爱恨纠葛,错位、错失的爱情,令局中人在人伦的悖论中更加迷惘。
《小英格兰》改编自导演的妻子、着名希腊作家、编剧伊欧纳?卡里泰尼的同名长篇小说。导演潘多利·佛加瑞1940年出生于雅典,就读于斯达夫拉克电影学院。最初曾担任导演助理,1965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电影短片,从那时起,他的电影开始赢得国际赞誉,并多次获奖,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希腊新电影”运动中的大师级人物。
小说于2014年出版,获得了当年的希腊国家文学奖。佛加瑞进而将这个希腊式“命运悲剧”的三角恋故事搬上了银幕,典雅优美的美术更烘托出影片的史诗气度。2014年12月5日在希腊公映,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票房也是非常成功,同时更在新近评出的有“希腊奥斯卡”之称的希腊电影学院奖中获得了十三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影片等六项大奖,是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希腊电影。
姐妹花奥萨、莫斯嘉共同爱上了斯皮罗斯,然而阴差阳错她们有个贪财势利的老妈。剧情并没有因地中海的纯洁浪漫变得离奇神秘,而与大多情节剧类似,奥萨与斯皮罗斯私定终生,无奈斯皮罗斯要远航,于是被迫“嫁作他人妇”。而当斯皮罗斯逆袭归来,成了“小英格兰号”的船长,老妈两眼发红,于是又做主把小女儿莫斯嘉嫁给了船长。这与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的姐妹不同,反倒有些像琼瑶《情深深雨蒙蒙》中的巧合,与其他类似情节剧不同的是,佛加瑞表现的不是“性格”,而是“命运”,虽然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小岛上的女人大都要忍受等待丈夫归来的孤独,老妈不忍自己几十年等待的孤独让女儿也承受,于是做出上面看似无情黑心的决定。然而,奥萨虽然能守住丈夫、抚养孩子,但心里依然爱着“妹夫”,挺着大肚子听着妹妹和昔日情人缠绵亲热,这种“孤独”怕是要比独守空房来得更猛烈些。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有关地中海的文艺电影,往往总是海蓝蓝、情深深而节奏缓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愁在潮起潮落中暗自起落,而未必澎湃,也就是与命运形成一种内卷性的同构。
命运的悲剧无可抗争。当斯皮罗斯二战中阵亡的消息传来,奥萨悲恸难抑,声嘶力竭一声吼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抽泣声和大特写将影片情绪推向高潮。这种悲剧或许会让女性主义者不满,因为两个女人为一个男人争得死去活来是有辱女性的、陈旧的、落后的观念,然而导演反其道而行之,意欲何为呢?
本片在欧洲引发一定的非议,评论者便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导演和他妻子的三观有些不正,阮玲玉与金焰主演、卜万仓导演的《恋爱与义务》时隔八十三年后复映,也被一些当代观众认为三观问题很大。或许影片中悲剧的命运并不特指女性,即使因为妻子成为御用编剧以后越来越关注女性(《新娘》)。潘多利·佛加瑞对古希腊悲剧原型爱情故事的执着,对大海、小岛、深情的自我阐述都有自己的姿态,他如法国导演哈·内克一样,越老越有性格,越老越年轻。
第二篇:《小时代》电影观后感
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没有让我们这些苦等的观众失望,电影是那么的令人喜爱,感觉就是书中的人物走了出来,演员的选择也很用心,既然要还原小说,人物的选择很重要。张纪中的金庸剧遭致骂声连连和演员的选择脱不了关系,致青春让书迷不满意,也是演员的表现与书中人物感觉相差颇大,而小时代选择的演员大部分都贴合原著,让人感觉,顾里就是这样,唐宛如、南湘两个演员的形象气质也十分到位。至于顾源、和林萧两个角色,这两个人没有很大的特点,尤其是林萧,小说中林萧最像普通人,身上也没有明显的标签,所以让谁来演都差不多,那为什么不让人气旺的演员来演呢?每个导演都希望有好的票房,选择杨幂无可厚非,况且,杨幂荧幕上呈现出的样子确实很美。
人民娱评这样评价它,“它在纪录、书写、表达一种独特的青春形态,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阳光不同,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纠结不同,这是人类进入到消费主义时代,都市中青少年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支配能力之后,在消费欲望、个体意识崛起、青春骚动的混合驱使下,展现出的青春形态。”不管电影好与坏,这种青春形态的好与坏,它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跳过的东西。
郭敬明,这个名字是我们青春中的一个符号,不是所有,却无法否定他的存在;不论是褒是贬,它都深深地刻在我们青春记忆里。小时代,不管我们爱过它还是骂过它,它都陪我们走过了5年。如果致
青春是80后的记忆,那小时代便是我们初高中的标签之一。单单这个影片的出现便是对我们走过的初中、高中、大学的一种缅怀。
第三篇:电影小鞋子 观后感
浅析影视与文化
以 《小鞋子》为例
在上次关于《小鞋子》的作业中,我分别从三方面:从《小鞋子》看贫富差距、从《小鞋子》看人性美德、从《小鞋子》看人才培养三方面,依照自己简单的想法与见解,写了一篇影评。今天的这个题目让我又想到了《小鞋子》中所体现出的浓重伊斯兰教气息的不一般的伊朗文化。
《小鞋子》细细地又看一遍,再浏览了网上的一些社会背景资料和专业评论,以及伊朗的宗教信仰与民族风情,将零零散散的笔记总结于下…
二十世纪末,在当时,伊朗电影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现代的人文意识而在国际影坛引起注目。可以说,他们的电影是把西方电影意识和自己的民族传统结合的最为自然和成功的,《小鞋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一部由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所创作的剧情片,电影采用了精巧的叙事结构,为我们讲述了兄妹间的脉脉温情,而其中的民族风格又是电影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小鞋子》讲述的是伊斯兰教徒的生活,电影通过大量细节展现了伊斯兰文化特色和民族电影特色:在阿里和妹妹多次穿行于街道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充满民族特色的蓝
色廊柱和镂空门框的建筑,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处处显现出浓郁
的民族特色。
文化价值的体现除了对民族特色的展示之外,还表现在对自身文
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诗地赞美上。伊朗是一个极具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
国家,在阿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
知足,尽管生活上他们是贫瘠的,精神上却乐观开朗。他们坚信着:
真神会保佑一切。所以他们会施舍于人,帮助于人:阿里送汤给邻居;
清真寺里的糖决不拿为己用;虽然自己没鞋穿,也不忍心问家庭更加
窘困的女孩把鞋要回来等等,这些细节的设置都使故事充满了温暖的
气息,而影片结尾的设置也是极具宗教意味的。金鱼对小阿里的“安
慰”,仿佛超越贫穷,超越苦难,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
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民
族电影怎样表现,电影的文化价值怎样表现,导演的做法无疑对包括
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都是一种启迪。
在影片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伊朗的建筑、园艺、服装、编织艺术
和饮食文化。
《小鞋子》里的建筑大多是破旧古老的,一块块砖头静静堆积着,
无声无息的任身边人来人往。从它们的身上,你仍旧可以看出一些伊
斯兰建筑的风格。比如说标志性的高大穹窿顶拱门,还有建筑上的花
纹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斑驳的大门向人们诉
说着其古老的历史和岁月的沧桑。
对于伊朗的园艺,在影片中,阿里的父亲为了改善生活想利用业
余时间当园丁。他带着哈里来到富人区,被拒绝很多次后他们终于得
到了一份工作。在伊朗这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伊朗的园艺概念是建造
人间天堂,在伊朗的建筑中、古迹中和绘画中随处可见点缀的花园。
而在伊朗国旗上的绿色更是希望和生命的象征,伊朗人对植物的热情
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伊朗人的服饰也与我们印象深刻。影片中所有的女性
都穿着宽松的长到脚踝的衣服,并用头巾盖住头发和脖子。这些都是
受伊斯兰法律严格控制的,违反者要被罚款或被鞭打。由此可见,伊
朗对女性的束缚还是很紧的。
既然说到了伊朗的民族特色,那么不得不提的就是他们精美的地
毯。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
艺、美丽的图案与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人。它是世界上最精细、
最富装饰性、最有价值和质地最优的地毯。在《小鞋子》里,地毯的
身影可谓无处不在,在哈里的家里从地上到墙上,五颜六色的地毯让
你目不暇接,就连影片中茶馆的门口也有着斑斓的地毯。伊朗地毯是
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要说到影片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还要属伊朗人的饮食。影片开
头哈里买的伊朗大饼让人垂涎。它是经过表层受热烤烘而成!伊朗人
吃食物受宗教影响很注重吉祥之意,不过影片里并没有出现相关内
容。在《小鞋子》里。伊朗人的茶文化倒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茶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莎拉为回家的父亲奉茶,一次是祭祀时
大家一起饮茶。由此可见,茶在伊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小鞋子》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即使有体现贫富差距的
地方,导演也没有表示愤怒,而是通过两个不同阶级的孩子幸福的玩
耍来体现脉脉温情。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神权统治一切,它
的居民有98%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个全面和平的宗教,崇尚
绿色、科学、扬善抑恶。而寻求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是伊朗文化的重要
特性。敬老尊贤和对外宾的殷勤款待也是伊朗传统礼仪的一部份。所
以在电影里伊斯兰教的精神无处不在。
《小鞋子》里纯真的孩子用笑容战胜了现实的冰冷和残酷,它让
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伊朗社会,让世界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伊
朗。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不光是耶路撒冷,在伊朗也能看到虔诚的信仰。
纯洁的孩子们干净的眼神让观众的心带着酸涩,心房一阵一阵抽痛
着,这不是同情,而是惭愧和为他们感到骄傲!
《小鞋子》是一部民族电影,它始终深情的传达着伊朗文化价值
的魅力。
《小鞋子》是一部人文电影,它强烈的注入了人性价值的关怀,
给奔波于现代社会中人们一片心灵的净土。
第四篇:英语小假期电影观后感
watching kungfu pandaⅱ
this summer holiday, i watched an interesting american movie named kungfu pandaⅱ.
in the movie, there was a panda and his friends such as a tiger, a monkey and so on .the panda named polo was so fat that he couldn’t see his own toes when he looked down .but he was very cute and full of fun, so many people like him .he was not an ordinary panda but an hero when appearing in kungfu pandaⅱ.like many other movies in this kind, there was also a king who was very cruel. of course, it was polo and his friends’ mission to kill the bad guy. they made it.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of course, when they tried their best to kill the king. and they overcame them by their courageand,above all, their friendship.
as for myself, through the movie, i learned many important things-confidence, courage and friendship. i realize that no one can defeat us so long as we are equipped with these important things.
第五篇:电影功夫小蝇观后感
电影功夫小蝇观后感
《功夫小蝇》是一部印度宝莱坞电影,这让我想到了此前曾看过另一部宝莱坞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很好的批判应试教育和励志电影,情节和立意都很不错,不由得感慨印度电影的水平已经超越我朝了。但是有一点让人觉得颇有微词的是,印度电影无一例外都有大篇幅的歌舞片段,不管是什么主题的电影或励志或爱情,感情基调或喜悦或者悲伤,类似的歌舞镜头总能屡见不鲜浮现眼前,前一秒还是勾心斗角或深情款款,后一秒主角就开始纷纷起舞(有时候还有众多群众演员),直接导致印度电影时长普遍长于一般电影,很少见有低于两个半小时的(吐个槽,宝莱坞电影要是想全程无尿点的话,恐怕你的膀胱容量得够(本站 推荐WWw.)大)。
《功夫小蝇》讲述的是一个穷小子烟火工nani苦苦追求从事慈善事业的美丽姑娘bindu,虽然从未获得其肯定,但依然如痴如醉,初心不改。与此同时,赞助bindu慈善事业的地产商老板sudeep也垂涎于bindu的美貌,sudeep使尽浑身解数,却发现bindu早已对nani芳心暗许而不自知。当nani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即将获得bindu的首肯、正准备与bindu度过一个甜蜜的夜晚时,却被狠毒的sudeep残忍杀害。死去的nani变成一只苍蝇重生,在让bindu相信自己就是死去的nani后,这对恋人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以上为剧情梗概,情节大抵如此,却打动了我。nani对bindu的痴心和深情,以及bindu小女生般表面上不冷不热、心里却欲说还休的矜持和谨小慎微;男女主角们鲜明的个性,影片里对男女主角心理活动细腻到位的描写,很难不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nani热切诚挚的感情、乐天积极的态度;虽遭遇挫折,却从不轻言放弃,持之以恒,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一点一滴向bindu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bindu矜持保守,对待nani不冷不热,始终保持着距离,却也丝毫没有富家女孩的养尊处优、傲慢自负;而且bindu热衷慈善教育事业,喜爱小孩子,是个温良恭俭让的好女孩。最终nani用自己的真心融化了bindu内心的坚冰,使之卸下了心里的戒备,接受了nani对自己的感情。影片对浪漫唯美爱情的描绘,那种暧昧不清的入微刻画,颇让人心驰神往。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要是能拥有一份这样纯洁甜美的感情,该有多好。
奇怪的是,虽然这部片子也有宝莱坞电影一样大段的歌舞片段,却并没有让我有太多的抵触,反而使我觉得,歌词里对恋爱时的心理活动表达的十分到位和入骨;那种时而躁动、时而热切、时而沮丧、时而失落、时而美好、时而失落,种种复杂交织的情绪,都有着完美的刻画。突然一下子,我就觉得那歌词里吟唱的那种感觉,一定是如此的美妙和难以言喻,才能有如此优美和诗意的表达。以至于后来男主角被反派杀死,至死都未能亲近女主角、女主角心如死灰,强迫自己忘记心上人时;顿时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遗憾和压抑,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差点就不忍心往下看了。
好在故事的最后,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果报,男女主角算是在一起了,也称得上是久经磨难后的完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