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多篇

时间:2024-03-11 17:02:36
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多篇[此文共21944字]

编辑: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对学院党委而言,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纳入“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之中,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首先,要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集中学习、举办全体教职工专题培训、讲授专题党课、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重点学习党的民族创新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使全院师生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其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们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履行政治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表现。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以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具有“天下观的爱国者、有理想的奋斗者、有本领的实干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和有德行的奉献者相统一基本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把爱国作为立德树人的基调和人才成长的底色,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进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

最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学院正在积极推进学校党委部署的“三全育人”工作改革,今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全育人”工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夯实“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大力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好地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职责,发挥促进民族团结的引路人作用。

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之中,在学院现有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培育思政功能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的示范课程。广大教师应充分挖掘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等知识点,将有关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现实案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引入教学过程,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使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验与认同。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征文、竞赛、展览等方式,加大宣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打造以官网、官微等为主干的多元化网络育人集群,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滴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继续打造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使活动能够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

作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我们要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地做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保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能力,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对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推动西藏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着眼全局,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根基。民族团 ……此处隐藏18276个字……就可以找到正确的路径。

辐射课堂教育成效,发挥人际传播的独特影响。接受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能够在人际传播中恰当传递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大学生比较容易对热点问题形成共识,形成媒介素养教育成果在校内的辐射。在毕业以后,大学生会把自己掌握的媒介素养知识传播给同事或者是亲朋好友,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向社会延伸、在朋辈间传播。若干年后,他们为人父母,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媒介素养知识必然会融入其家庭教育体系中,形成代际纵向传承。

凸显示范引领,建构科学的理解框架。在融媒体环境下,高校主流校园媒体已从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转向微信、抖音、B站、微博。这些新媒体也是民族高校学生最常接触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平台,因此要在学生在校期间,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校园新媒体资源,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的资源。在校园从事新媒体工作的教职工和在校学生,由于长期与媒体接触,在实践层面获取了一定的媒介知识,他们成为校园中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人群,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因此,要善于发挥这部分人群在理解和接受传播内容方面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内容的资源。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对校园生活、身边师生和校友关注度极高,民族高校校园新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的多种宣传报道形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策划相关宣传教育内容,如开通专题网站、制作专题节目、推送系列报道、制作播放短视频、开展与受众互动等,建构青年学生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的新闻框架,从而在实践中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8

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自觉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

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完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和黑龙江省委要求,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担负起创建主体责任,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坚持由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宣传、统战、民族工作部门共同负责,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推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要突出主线方向,不断丰富创建工作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鲜明主线。只有紧扣主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彰显群众性、富有创造性,才有蓬勃生机与活力。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指导思想、主要任务、评价标准,贯穿到创建工作各领域各环节。自觉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做积极宣传者、有力推动者和坚定捍卫者。准确把握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不断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切实夯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要坚持精准创建,推动创建工作平台化、项目化、工程化、品牌化。党政机关要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表率,在尽职履责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企业要广泛吸纳各民族员工就业,团结各族员工致力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履行好社会责任;社区要着力构建嵌入式的社区环境,让各族居民安居乐业;乡镇要顺应城镇化发展,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学校要加强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连队和驻地所在地方要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等。

要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要规范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活动,推动创建工作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引导和激励示范区、示范单位争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试验田和标兵,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着眼提高宣传教育实效,进行“滴灌式”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推动创建工作重在平时、融入日常。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团结,用好各族群众身边的历史故事、现实经历,不断增强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活动,持续宣传全国及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深刻分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院校的立校之基、育人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是造福各族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党的民族工作服务、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等重大使命和责任,必须紧扣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等,切实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发力点,将民族院校建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我们党百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产生的历史性影响感召青年学子、教育青年学子,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美好生活。要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子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自觉从内心深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自觉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民族院校青年学子既是各民族的优秀人才,更是中华民族的栋梁和未来,希望青年学子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那样,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把大学生实现个人梦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之志与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在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争做新时代韧不可破的“红纽带”,把各族人民牢牢地链接在一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争做新时代固本强基的“钢筋钉”,镶实薄弱点、嵌牢松动处,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根基更加厚实和稳固,在全社会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争做新时代遍地开花的“金种子”,把民族团结的优秀基因播撒到祖国山川、各族人民心中,让民族团结之花遍地绽放、常开长盛。尤其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担风雨、共迎挑战、共创辉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多篇范文。

《2022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多篇[此文共2194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