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高二 化学组 谢志雯
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使我这个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体会到这点,什么样的班主任,其性格和作风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尽管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样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的,我们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因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是方法不得当,有的则是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爱尔威特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威廉曾教导我们:儿童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我们谁都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长为接近完美的人。
老卡尔威特在早期看待卡尔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孩子应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独立的能力,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永远不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老卡尔威特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本身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的家庭气氛也快乐而安宁。作为牧师,他有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把教育孩子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老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这些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还是非常可贵的。事实上,那些依赖学校、给老师当“尾巴”或甘当“助教”的家长,确实常常把孩子的教育弄糟。
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他不会犯“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必把孩子的脑袋分学科切成一块一块,不必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这样,他就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节约了孩子的大量精力。小卡尔威特的学习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本的,他的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指标,他的学习是网络性的而不是线性的,他的学习是允许失败的而不是“差0.5分得100也要挨批评”的,他的学习是没有上限的而不是控制在什么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的。这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应该使用的方法,我想以后在我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正确的方法更加高效的工作。
第二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问题是人类的永恒性话题之一,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期通过对《卡尔威特的教育》的阅读使我深受触动,中西方在教育上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太多的不同,中外在家庭教育子女方面的差异非常值得国人的深思。通过阅读也让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无论是老卡尔威特写的还是小卡尔威特写的核心的内容都是生动描写了小卡尔威特受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小卡尔威特出生以后是一个很不精气的孩子,他是老卡尔威特50多岁才有的孩子,与老卡尔威特同龄的邻居都有了孙子,虽然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其他人幸福,但是通过父亲没有为此而苦恼,他通过自己对小卡尔威特从小实施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小卡尔威特从平凡走向了伟大、从起初的愚笨蜕变成为全球瞩目的天才式人物,而嘲笑他们的邻居依然是祖孙三代都目不识丁。书中通过对小卡尔威特各个生长阶段的教育,使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小卡尔威特的成长过程。书中描述的家庭教育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难看出小卡尔威特的家庭教育与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之间有着重大的区别,在当今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代小卡尔威特教育的成功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十岁之前是性格、兴趣爱好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成人精心的呵护与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综合能力,十岁以后儿童各方面的成长都受之前发展的制约。好比树木的成长需要强壮的树根作支撑一样,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在开始阶段打好基础,基 1
础不牢必然导致发展不理想。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太多的误区,我们需要看到小卡尔威特成功的背后隐藏的秘密,不应该只关注他的成功的表面。下面我主要通过中国家庭教育的方式与小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做一个比较,如上所述,主要集中在孩子十岁之前的家庭教育。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很先进即使与现在的中国教育观念相比依然是如此,与现在所提的素质教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令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对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二是非常从兴趣出发进行教育;三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书中老卡尔非常重视对儿子学习秩序感、兴趣感、游戏的培养。当然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教育理念。
首先就秩序感而言,中国当代家庭主要是6+1模式,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孩子所组成,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善,再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每家几本都是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果就是对孩子无止尽的溺爱,“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可谓“深入人心”。过犹不及就是对现今我国家庭教育最好的描述 ……此处隐藏3287个字……是一本用自身成功经验证明了早期教育的价值的论文集,是一本家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动性实践手册,是提升每个家庭的教育水平的指路灯,也指明了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的方向。虽然我还没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效果,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一、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
1、高尚的情操: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端庄,见闻各种高中低场合 ;
2、智商速成:父母在家的教育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并验证,用事半功倍的办法,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不过我更鼓励跟别人一起玩,这也是交往的一部份。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3、加强体质:第一,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在这里,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影响健康和智力。第二就是讲卫生,自不必多说了;
4、高雅文化熏陶:声乐和美术教育,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5、劳动光荣: 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同时也要说明:付出了,不是绝对就有收获。)
卡尔的做法比较简单:表现好就给一个戈比做奖励;新时代我们要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也要体验劳动的艰辛。
二、卡尔威特的教育原则。
1、“成人化”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卡尔威特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
2、“民主化”教育: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
3、“快乐化”教育:卡尔威特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与我们一样痛苦的学习训练基础上的,相反对他来说,学习是一种快乐。
4、“个性化”教育: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仅如此,因时而教、因事而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
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第五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熟读世界历史的同学也许会知道十九世纪的德国曾出现过一个小天才,这个小天才便是小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他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等六国语言,并通晓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如若只是阅读这份官方的数据,我想,大家也许只会惊羡于他所拥有的如此耀眼的成就,可,若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后,我想,你们不再只会停留在惊羡这一步,更多的应是倾佩卡尔·威特与他妻子对孩子的用心良苦,以及他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湛的教育技巧。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勒洛赫小村庄的牧师,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当小卡尔·威特出生后,他便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教育法,尽管所有的人都安慰他说,孩子有点痴呆,是与生俱来,你就顺从自然吧。
后来证明他的坚持与执着都是正确的,被认为是痴呆婴孩的小卡尔·威特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便是最好的证明。
当小卡尔·威特14岁时,即1818年,卡尔·威特将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写成了一本书,即《卡尔·威特的教育》。该书详细记载了小卡尔·威特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他径的教育方法,是卡尔·威特对小卡尔·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总结。但,此书问世后并未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原著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本,因此,真正看过原著的人极少,但,他的教育理论散见于其他教育著作。就是今天手中的这本书籍的内容也只是原著的冰山一角。然,透过这冰山的一角,我们还是可以略知作者在对儿子进行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些教育原则。
首先,身教性原则。不管是要儿子做什么,他们夫妻都是身体力行,首先努力让自己做到,并透过行为尽可能地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他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对别人的帮助能够心怀感激,对推荐过小卡尔·威特的校长,卡尔·威特与儿子商量礼物的选择,并亲自带着儿子去见了那位校长,读后感《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这其实是告诉我们说,想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得先成为那样的人。不然,孩子从哪里去模仿呢?
其次,贯彻性原则。通读全书,我发现一点,卡尔·威特对于孩子有点“狠”,他认为该怎么样的,就真的是一点都不客气,丝毫没有容情之处。印象较深的是他为了改掉孩子的“慢性子”,培养他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他坚决将孩子的牛奶送给女佣,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说到便做到,态度之坚决足以让一些父母认为他是狠心。可,认真一想,其实不然。他这么“狠”心,正是为了将孩子的翅膀训练硬朗,为孩子他日能够搏击蓝天作好准备,想想,这是不是可以给那些总是狠不起心来的溺爱孩子的家长们一些启示呢?
其三,适度性原则。卡尔·威特认为,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扬,我们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这就好比是水,多了便是泛滥成灾,起不到它实际的作用;少了也不好,依旧是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准确得把握好那个“七寸”。这不禁让我想起当今赞扬成灾的教育现象。自从赏识教育得到广泛传播之后,不少家长都开始摈弃“棍棒教育”,开始实行“赏识教育”,这是教育的好气象,但,不久家长却发现,孩子越来越没有出息了,于是,他们便埋怨教育理论与现实实际是不相吻合的。其实,并不是教育理论与现(请收藏好范文 网wWW.)实实际不相适应,而是父母急功近利的世俗之心掩盖了他们自己的爱心,爱被尘埃掩盖,他们又怎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寻找教育方式的那个“度”呢?
实际上,教育并无常法,但却需要你有一颗爱心,平常心和耐心,以及信心。有此四心,你便总能找到适合你家孩子的那一套教育方法;有此四心,你也会是一个优秀的教育专家。因为,我们每一个父母都是无师自通的教育专家。关键是,你是否放下攀比功利之心,真正地为了孩子未来着想?
纵观《卡尔·威特的教育》,其实我们会发现,它所体现出来的教育原则不止这三种,还有很多,比如是尊重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快乐性原则等;其次,我们还能发现,所有的这些原则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所重叠,并贯穿于他教育的整个过程。由此可知,卡尔·威特不愧是位成功的世界级教育专家;其三,本书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将原著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对国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并力求做到全面,不仅适合在教育迷途中徘徊的家长们,更是成为年轻父母的教育指导书。
by kelly
2014-10-25